“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别让皮囊困住了魂灵”·······这些泉州籍作家蔡崇达散文集《皮囊》中的金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今天上午,蔡崇达带着《皮囊》回到母校泉州师范学院,与家乡人分享他的创作故事。
作为泉州师范学院文学院2000级学生,蔡崇达在泉州师院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他说,每次返乡,都像是卸下《皮囊》照见内心的回家之路,他的成名作《皮囊》创作源泉,正是源于家乡,从小酷爱写作的他,曾在高中时代,参加过全国作文比赛并获得一等奖,并因此获得保送北师大的资格,却因故与之失之交臂,蔡崇达感慨,时隔多年往回看,这并不是错失,反而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获得。
《皮囊》作者 泉籍著名作家 蔡崇达
“我至今还是很感激,从表面上我好像没有去北师大,但是在大学很关键的四年里,我找到了泉州的文化是什么,我的很多写作,都是基于这个认知,才长出现在这个样子。在大学四年里,我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语言,找到泉州的思考模型,感受模型,所以我的文章,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有故乡的人。”
成长于晋江东石,先后在晋江侨声中学和泉州师院求学的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细致冷静的笔触,写就散文集《皮囊》,讲述了铭刻在骨肉亲情间的感人故事,展现泉州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2014年,这本《皮囊》由韩寒特别监制,刘德华、李敬泽亲自作序,与广大读者正式见面,在出版第三天就加印,这本书也成为当年中国图书的“黑马”,至今累计销量达280多万册,甚至被誉为百万国民读本。
《皮囊》作者 泉籍著名作家 蔡崇达
“我告诉自己,每销售五十万册,我就回老家做点事情。我觉得泉州文化是很有根系的一个文化,就比如说,我这次的主题是不忘来处,我是从这儿来的,这是帮过我养育过我的地方,我也希望我倒过来,我能成为其中一部分的养分。回头看自己越深,你才能看未来越远,其实只有找到自己的人,才能找到未来。”
于是,不忘来处的蔡崇达,上午再次返回母校泉州师范学院,与学生们分享在学校成立“蔡崇达工作室”的初衷和愿景,并且带来工作室第一堂课《回到起点:什么是写作?》,传授写作技巧,还与校方一同设立了“皮囊文学奖”。
泉州师范学院校长 屈广清
“设立这个奖,也是鼓励我们的学生,向优秀的校友学习,激励他们长江后浪推前浪,取得更好的成效,让我们的人才培养 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在逐年增加激励的基础上,办成有品牌有激励作用有影响力的奖项。”
原文网址:http://www.qztv.cn/index/News/detail/id/5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