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07浏览次数:156

 

 

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共青团福建省委、泉州团市委和校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争做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强化引领、强化服务、强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结合实际,现将2011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深化机制,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

    (一)充分发挥育人阵地的作用。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建设。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2011年,校团委将开办我校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班,突出青年培养工作连续性,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 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引导各类优秀青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子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专项工作,继续开展团员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素质教育等学习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抓好各级团组织三会一课一组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团、团支部的能动作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营造浓厚的学理论、兴实践的良好氛围。继续组织修订《青年成长手册》,引导新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

    (二)做好团内评优工作。完善项目评优体系,实施规范的评比办法,科学管理与操作。组织召开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2周年暨表彰大会,做好五四红旗团五四红旗团支部、 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大学生社团的创建评比工作,加强对先进集体与个人的舆论宣传,树立典型,弘扬正气。

(三)做好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入党培养,深化推优工作。认真指导各学院团做好团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各学院团、团支部规范推优程序,加大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培养,推进推优工作。严格按照推优要求,遵循推优流程,推选优秀学生加入共青团和优秀共青团员加入党组织,务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优秀的团员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及时做好工作登记、名单统计和上报等工作。 

二、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爱校教育。以五.四运动、建党90周年一二.九运动等重大纪念活动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各项主题团日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团员青年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二)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开展以拒绝校园牛皮癣,争当文明师院人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文明教育活动,杜绝校园小广告到处乱贴现象,美化校园开展一年一度的“我最喜爱的老师” 评选活动,增进足球博彩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以教风促学风,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以育人为本,足球博彩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荣的良好校园风气。。      

    (三)加强德育工作。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形式,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以艰苦奋斗、精诚合作、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意识。

    (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对《学生通讯》的指导,充实内容,提高其对团学活动报道的时效性,增加可读性;加强与《青年报》、《泉州晚报》等新闻媒体的联系,扩大团学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内的报刊、橱窗、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各种宣传载体,全方位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动态以及校园动态,形成我校全方位、多覆盖的宣传体系,使广大团员青年能了解形势,增长知识,拓展视野。

    三、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进一步深化品牌特色活动

    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按照高水平人文活动、高质量科技活动、高品位艺术活动的要求,科学布局校园文化活动,并注重人文、科技、艺术的融合,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一)开展高水平人文活动。转变思想观念,突破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模式的思维,创新活动组织方式,改革组织运作方式,认真做好我校十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的组织工作,做强做优传统项目,深化品牌特色活动。办好“欢送2011届毕业生”、“欢迎2011级新生”和“新年慰问教职工”等一系列文娱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注重内涵,亮化品牌,以此带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水平整体提升。

(二)开展高质量科技活动。为迎接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引导和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校团委将积极加大在科学技术竞赛的指导和引导,努力开创我校学生科学技术竞赛的新局面,争取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三)开展高品位艺术活动。利用网络、广播等载体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立体空间,努力营造健康、活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认真做好“爱国歌曲大家唱”班班有歌声活动和新生歌咏比赛校园歌曲创作与歌手赛、校园小品赛等活动,深化活动的内涵,提高层次与水平。做好新一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促进广大青年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校园文化活动艺术水平的提高。

     四、增强服务社会责任意识,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素质拓展计划

    (一)组织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建立增强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继续以项目为引导,组织好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层次。

    (二)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志愿泉州、服务海西的精神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建设,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和工作领域,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影响。

    (三)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加大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配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实施,按照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严格认真做好201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等相关工作。配合团市委做好选拔优秀学生干部非公企业挂职锻炼工作积极与“中国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实践营”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和改造学生活动中心的现有场地,与泉州知名企业共建我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加强与泉州名企的联系,举办与名企老总面对面的“高端论坛”和“实践一夏”学生暑期勤工俭学招聘会,

    (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围绕学人才培养目标,以素质拓展实质性地统揽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各项机制,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五、调动各级学生会组织和社团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机制和管理制度

    (一)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清晰流程。在界定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各部职责,落实岗位职责,构架科学高效的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梳理修订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

    (二)加强对学生会的工作指导。扭转以往学生干部只重使用、不重培养的局面,加强各学院学生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加大对学生干部政治发展的培养力度,推荐优秀分子进入党校学习。

    (三)加强对社团的管理。明确社团建设目标,改革社团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社团规章制度,规范社团活动的开展;加大品牌社团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品牌社团的水平和知名度。引导各社团自主发展,促进社团文化蓬勃发展,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选拔新一届学生会、社团联干部,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人翁地位,使他们切身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估、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继续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完成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十七

附: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计划表

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计划表

月份

序号

内容

备注

1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会,回顾总结2010年团学工作,研究2011年工作。

2

    落实与“中国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实践营”的具体合作事宜并上校长办公会。起动我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3

    布置并组织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4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会,布置新学期年工作。

5

    收集并评选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6

    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启动仪式,模拟公司开始运作。

7

    “学雷锋、树新风”, 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拒绝校园牛皮癣,争当文明师院人” 活动。

8

    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9

    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为边远贫困乡村学校捐建图书室活动。

10

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完成《泉州师范学院团学工作制度汇编》。

11

与校体委共同组织体育文化节

12

布置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2周年系列活动,结合“创先争优”做好“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 “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大学生社团”的创建评比工作。

13

组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

14

召开学生代表与后勤处、保卫处等部门的交流座谈会

15

举办第三届社团精品活动月。

16

召开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2周年暨表彰大会。

17

组织校学生会开展2011年“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

18

举办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班。

19

组织一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

20

组织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

21

举办与名企老总面对面的“高端论坛”。

22

“实践一夏”学生暑期勤工俭学招聘会。

23

201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等相关工作

24

举办“欢送2011届毕业生”晚会。

25

举办“建党90周年图片展。

26

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7

修订《青年成长手册》。

28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会,布置新学期年工作。

29

收集并评选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30

配合做好迎新工作。

31

组织校学生会做好足球博彩节慰问活动。

32

    在新生中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班班有歌声活动。

33

举办“欢迎2011级新生”晚会

34

举办国庆大型游园活动

35

组织好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的纳新工作。

36

做好学生组织主要干部调整工作

37

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

38

组织一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

39

筹备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40

布置“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事宜。

41

配合做好校运会相关工作。

42

开展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单项比赛。

43

召开学生代表与后勤处、保卫处等部门的交流座谈会

44

召开“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合作单位工作洽谈会。

45

举办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纪念“12·9”新生歌咏比赛。

46

开展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单项比赛。

47

举办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新年慰问教职工演出。

48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总结会议。

49

周末文化广场每两周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