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共青团福建省委、泉州团市委和校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争做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强化引领、强化服务、强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结合实际,现将2011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深化机制,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
(一)充分发挥育人阵地的作用。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建设。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2011年,校团委将开办我校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班,突出青年培养工作连续性,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 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引导各类优秀青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子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专项工作,继续开展团员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素质教育等学习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抓好各级团组织“三会一课一组”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团委、团支部的能动作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营造浓厚的“学理论、兴实践”的良好氛围。继续组织修订《青年成长手册》,引导新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
(二)做好团内评优工作。完善项目评优体系,实施规范的评比办法,科学管理与操作。组织召开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2周年暨表彰大会,做好“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 “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大学生社团”的创建评比工作,加强对先进集体与个人的舆论宣传,树立典型,弘扬正气。
(三)做好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入党培养,深化“推优”工作。认真指导各学院团委做好团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各学院团委、团支部规范推优程序,加大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培养,推进“推优”工作。严格按照“推优”要求,遵循推优流程,推选优秀学生加入共青团和优秀共青团员加入党组织,务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优秀的团员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及时做好工作登记、名单统计和上报等工作。
二、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爱校教育。以“五.四”运动、“建党90周年”、“一二.九”运动等重大纪念活动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各项主题团日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团员青年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二)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开展以“拒绝校园牛皮癣,争当文明师院人”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文明教育活动,杜绝校园小广告到处乱贴现象,美化校园。开展一年一度的“我最喜爱的老师” 评选活动,增进足球博彩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以教风促学风,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以育人为本,足球博彩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荣的良好校园风气。。
(三)加强德育工作。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形式,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以艰苦奋斗、精诚合作、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意识。
(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对《学生通讯》的指导,充实内容,提高其对团学活动报道的时效性,增加可读性;加强与《青年报》、《泉州晚报》等新闻媒体的联系,扩大团学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内的报刊、橱窗、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各种宣传载体,全方位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动态以及校园动态,形成我校全方位、多覆盖的宣传体系,使广大团员青年能了解形势,增长知识,拓展视野。
三、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进一步深化品牌特色活动
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按照“高水平人文活动、高质量科技活动、高品位艺术活动”的要求,科学布局校园文化活动,并注重人文、科技、艺术的融合,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一)开展高水平人文活动。转变思想观念,突破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模式的思维,创新活动组织方式,改革组织运作方式,认真做好我校第十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的组织工作,做强做优传统项目,深化品牌特色活动。办好“欢送2011届毕业生”、“欢迎2011级新生”和“新年慰问教职工”等一系列文娱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注重内涵,亮化品牌,以此带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水平整体提升。
(二)开展高质量科技活动。为迎接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引导和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校团委将积极加大在科学技术竞赛的指导和引导,努力开创我校学生科学技术竞赛的新局面,争取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三)开展高品位艺术活动。利用网络、广播等载体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立体空间,努力营造健康、活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认真做好“爱国歌曲大家唱”班班有歌声活动和新生歌咏比赛、“校园歌曲创作与十佳歌手”赛、“校园小品”赛等活动,深化活动的内涵,提高层次与水平。做好新一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促进广大青年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校园文化活动艺术水平的提高。
四、增强服务社会责任意识,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素质拓展计划
(一)组织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建立增强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继续以项目为引导,组织好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层次。
(二)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志愿泉州、服务海西的精神,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建设,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和工作领域,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影响。
(三)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加大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配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实施,按照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严格认真做好201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等相关工作。配合团市委做好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锻炼工作。积极与“中国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实践营”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和改造学生活动中心的现有场地,与泉州知名企业共建我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加强与泉州名企的联系,举办与名企老总面对面的“高端论坛”和“实践一夏”学生暑期勤工俭学招聘会,
(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素质拓展实质性地统揽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各项机制,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五、调动各级学生会组织和社团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机制和管理制度
(一)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清晰流程。在界定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各部门职责,落实岗位职责,构架科学高效的“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梳理修订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
(二)加强对学生会的工作指导。扭转以往学生干部只重使用、不重培养的局面,加强各学院学生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加大对学生干部政治发展的培养力度,推荐优秀分子进入党校学习。
(三)加强对社团的管理。明确社团建设目标,改革社团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社团规章制度,规范社团活动的开展;加大品牌社团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品牌社团的水平和知名度。引导各社团自主发展,促进社团文化蓬勃发展,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选拔新一届学生会、社团联干部,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人翁地位,使他们切身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估、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继续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完成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附: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计划表
共青团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计划表
月份 |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一 月 份 |
1 |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会,回顾总结2010年团学工作,研究2011年工作。 |
|
2 |
落实与“中国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实践营”的具体合作事宜并上校长办公会。起动我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
|
|
3 |
布置并组织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
|
|
二 月 份 |
4 |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会,布置新学期年工作。 |
|
5 |
收集并评选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
|
|
三 月 份 |
6 |
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启动仪式,模拟公司开始运作。 |
|
7 |
“学雷锋、树新风”, 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拒绝校园牛皮癣,争当文明师院人” 活动。 |
|
|
8 |
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
|
|
9 |
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为边远贫困乡村学校捐建图书室活动。 |
|
|
10 |
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完成《泉州师范学院团学工作制度汇编》。 |
|
|
四 月 份 |
11 |
与校体委共同组织体育文化节 |
|
12 |
布置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2周年系列活动,结合“创先争优”做好“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 “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大学生社团”的创建评比工作。 |
|
|
13 |
组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 |
|
|
14 |
召开学生代表与后勤处、保卫处等部门的交流座谈会。 |
|
|
15 |
举办第三届社团精品活动月。 |
||
五 月 份 |
16 |
召开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2周年暨表彰大会。 |
|
17 |
组织校学生会开展2011年“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 |
|
|
18 |
举办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班。 |
|
|
19 |
组织一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 |
|
|
20 |
组织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 |
|
|
六 月 份 |
21 |
举办与名企老总面对面的“高端论坛”。 |
|
22 |
“实践一夏”学生暑期勤工俭学招聘会。 |
|
|
23 |
201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等相关工作。 |
|
|
24 |
举办“欢送2011届毕业生”晚会。 |
|
|
七 八 月 份 |
25 |
举办“建党90周年”图片展。 |
|
26 |
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
|
27 |
修订《青年成长手册》。 |
|
|
九 月 份 |
28 |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会,布置新学期年工作。 |
|
29 |
收集并评选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
|
|
30 |
配合做好迎新工作。 |
|
|
31 |
组织校学生会做好足球博彩节慰问活动。 |
|
|
32 |
在新生中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班班有歌声活动。 |
|
|
33 |
举办“欢迎2011级新生”晚会 |
|
|
十 月 份 |
34 |
举办国庆大型游园活动 |
|
35 |
组织好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的纳新工作。 |
|
|
36 |
做好学生组织主要干部调整工作 |
|
|
37 |
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 |
|
|
38 |
组织一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 |
|
|
39 |
筹备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
|
|
十 一 月 份 |
40 |
布置“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事宜。 |
|
41 |
配合做好校运会相关工作。 |
|
|
42 |
开展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单项比赛。 |
|
|
43 |
召开学生代表与后勤处、保卫处等部门的交流座谈会。 |
|
|
44 |
召开“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合作单位工作洽谈会。 |
|
|
十 二 月 份 |
45 |
举办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纪念“12·9”新生歌咏比赛。 |
|
46 |
开展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单项比赛。 |
|
|
47 |
举办第十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新年慰问教职工演出。 |
|
|
48 |
召开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工作总结会议。 |
|
|
|
49 |
周末文化广场每两周举行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