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播学院

泉沪高校共写丝路传播新篇章 “政产学研”同促创新创业新机制

文章发布日期:2025-04-02 作者:张文心

2025327日,泉州师范学院与上海政法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微短剧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双方宣布共建“丝绸之路影视传媒交流合作基地”及“微短剧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聚焦“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来自政府、高校、产业及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代表参会,共议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微短剧的创作传播与高校创新创业机遇。


泉沪联动:打造丝路影视文化新平台


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教授以“信心、期待、行动”为关键词,强调两校合作不仅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延伸,更是学科内涵的深化升级。他表示,基地将依托上海政法学院的纪录片学科优势与泉州师范学院的文化传播资源,搭建跨区域影视创作与人才培养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一带一路”文化项目提供支撑。

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夏侯建兵教授指出,泉州作为海丝起点城市,与上海的技术创新优势形成互补。双方合作是“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的里程碑”,未来将通过文旅微短剧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助力“海丝文化”的国际传播。



微短剧+AIGC:激活产业变革新动能


研讨会上,泉州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刘若瑜表示,文旅微短剧与生成式AI的结合是“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泉州市政府将联合两校打造创新创业基地,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与智能化创作。

行业代表围绕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展开讨论:北京爱奇艺副总裁杨晓轩强调,精品化、年轻化是微短剧突围关键,需精准定位区域受众;福建子燕文化总经理孙超杰提出,微短剧需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强化海外渠道建设;上海触飞瑞拓科技程星洁展示AI技术在视频生成、剧集制作中的实践成果;深圳悦动天下董事长余星宇呼吁青年创业者把握技术迭代机遇,抢占新兴赛道。  



双创基地揭牌:培育跨界复合型人才


活动现场,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勇卫与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院长郭炜华共同为“微短剧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揭牌。基地聘请杨晓轩、周茵茗、孙超杰等16位行业资深人士担任导师,旨在打通学术与产业壁垒,培养兼具创意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合作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影视艺术跨界融合迈入新阶段。未来,两校将在学科建设、课程开发、联合培养及创作实践等领域深化合作,探索丝路文化传播机制与新型影视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文化产业升级与国际文化传播注入活力。  


撰稿:张文心

审核:王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