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社会实践丨外国语学院开展“福启新年,语通中外——探寻海丝‘福文化’”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2-11   浏览:10   作者:张建宇

祥源应节启,福绪逐年新。寒假期间,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队开展了以福启新年,语通中外——探寻海丝福文化’”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福文化专题,深入体验与福文化相关的民俗活动与文化艺术,依托专业知识推动福文化国际传播,以青春力量续写文化传承的动人篇章,努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艺:

探访非遗之根,触摸历史脉络

为了让传统文化起来,实践队首站抵达苏廷玉故居,在这里开启了探寻具有闽南印记非遗文化的旅程。在非遗传承人的讲解下,队员们对刻纸、花灯等传统技艺的历史脉络与传承现状有了详细了解。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他们拿起刻刀、纸张,尝试刻纸,摆弄骨架、裁纸,制作花灯,当字和花灯呈现在眼前时,大家脸上洋溢着开心与自豪。一笔一刻,刻下的是历史的厚重;一纸一剪,剪出的是文化的传承。刻纸讲究心到、眼到、手到,每一刀下去都要精准无误;而花灯制作则需要耐心与细致,手艺人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队员们对非遗文化深度认知的大门,他们被手艺人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忱所深深打动。

俗:

探寻年俗之韵,展现多样魅力

为了探寻福文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实践队分赴福州、漳州、泉州等地。在福州,队员们参与热闹的游神仪式,细致记录民间祈福活动;在漳州,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让队员们感受到传统民俗的活力与激情;在泉州,队员们走访庙会,与居民一同体验祈福仪式,还参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实践队将这些丰富的素材整理成一部英文短片,用生动的解说和画面,向国际观众展现了福建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到福文化的多样表现形式。

情:

搭建文化之桥,传递文化温暖

为了让福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实践队巧妙的把年俗活动与福文化元素相融合,设计制作出精美的书签和海报。同时,队员们还把气带给了外教,他们先向外教介绍传统福文化的起源、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带领外教亲身体验制作花灯,在欢声笑语中,福文化的温暖与祝福悄然传递。通过这些行动,队员们传递了福文化的温暖与祝福,彰显了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责任担当。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对传统福文化的深入挖掘、亲身体验和创新传播,为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春节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贡献了青春力量。同时,实践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相信未来,实践队会在春节文化传承之路上继续书写精彩篇章。

实践感悟

在这次旅程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在体验馆亲身体验手工刻纸这项非遗技艺。起初,我以为刻纸只是简单的刻裁,自己动手制作才发现其中的难度。每下一刀都得精准无误,既要顾全图案整体的美感,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老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刻刀在我手里慢慢变得灵活起来,就像在红纸上跳舞。一笔一划下刀,一条栩栩如生、俏皮可爱的小蛇图案在纸上慢慢显现。

那一刻,我心里那股自豪和喜悦简直没法用言语形容!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我对那些默默坚守、传承这门精湛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满满都是敬意与钦佩。他们的匠心和执着,让这古老艺术重新焕发生机,也让我坚定了保护和传承福文化的决心。

    ——黄丹妮

参与这次传统福文化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而难忘的经历,在体验馆里,我深入了解了刻纸和花灯,并且第一次动手制作。由此,我才深切感受到非遗手艺的精巧。这次实践并不只是单纯的文化探索,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和传统福文化是万千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一头连着过去,一头通向未来,每一个小细节都藏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以后,我一定会当好非遗文化和传统福文化的传播者,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的独特魅力,大家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宝藏,让福运一直延续,让非遗传承永不落幕!

    ——李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