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婷,中共党员,博士,泉州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届物理学专业校友,现为泉州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任足球博彩。本科毕业后,她考取福建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后继续在福建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于2022年毕业,2023年回母校入职。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共发表16篇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论文,其中2篇是SCI二区论文。
求学之路:以行动叩问理想
在泉州师范学院,林雅婷开启了她的求知征途。初入校园,她以“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姿态投身学业。本科课堂于她而言是理论与实践交织的熔炉,无论是理论性强的基础课,还是重实践操作的实验课,她都全心投入。备考研究生时,她在图书馆走廊踱出的八万步足迹里,藏着无数个自我较量的深夜。连续错题带来的焦虑曾让她彻夜难眠,直到翻开《电子学报》里1987年超导材料论文的批注——“真正的突破往往诞生于第一千零一次实验”。这句话如星火点亮黑暗,最终助力她赢得福建师范大学硕博连读资格。
2016年,林雅婷满怀期待踏入福建师范大学,开启研究生生涯,2018年顺利进入硕博连读阶段。在校期间,她始终勤奋好学,认真阅读前沿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汲取养分,不断拓宽知识边界。硕博阶段,她聚焦生物医学领域,潜心钻研。
科研之路从来不是坦途,实验仪器操作的复杂、数据获取与分析的难题、研究方向的迷茫,曾让林雅婷寸步难行。但她不服输,积极向导师、师兄师姐以及同学虚心求教,一次次修改实验方案,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科研上收获了成果,最终成功毕业。
角色转换:从“被点燃”到“点燃他人”
因为遇到好老师,所以想成为好老师。自2023年荣幸地加入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以来,林雅婷以其卓越的适应能力和不凡的潜力,迅速融入了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集体。在教学领域,她主动承担起了物理教学类课程的重任。她对待每一堂课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心血,精心备课,力求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既准确又生动。在课堂上,她不仅传授给学生们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巧妙地结合自己丰富的硕博研究经历,为学生们拓展视野,开阔思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大放异彩,林雅婷还兼任物理教育教研室主任一职,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指导工作中。在带领物理专业大四学生进入中学进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她更是亲力亲为,从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到实习期间的全程跟踪,她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教学比赛的舞台上,林雅婷展现出了卓越的教学才华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在第九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足球博彩讲课比赛福建赛区中,她凭借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和出色的课堂掌控能力,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荣获二等奖。此外,在2024年泉州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新秀奖的比赛中,她荣获三等奖。作为教学新秀,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足球博彩的活力和潜力,为泉州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寄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作为曾经与你们在同一片校园追梦的学姐,我想将一路走来的几点感悟化作希望,愿能为你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灯。
关于理想
青春的珍贵不仅在于年华,更在于你们眼中跃动的星辰。请勇敢为自己描绘清晰的理想图景——无论是深耕科研、服务社会,还是探索未知领域。这个时代给予你们的舞台比我们当年更为辽阔,但请记住:真正的目标不是随波逐流的标签,而是能让你的眼睛发光的远方。
关于奋斗
在泉师求学的日子里,我渐渐懂得:所谓“天才”,不过是把同一件事重复千次的凡人。当年我啃着专业文献到凌晨时,总会在笔记本写下“今天比昨天多读懂一段”;准备考研时,把错题本翻出了毛边。与其焦虑未来,不如专注当下:把每个实验做到极致,让每篇论文都有突破,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进步。时间会看见你埋首耕耘的每一寸光阴。
关于感恩
在你们冲刺高峰时,请记得回头看看那些托举你们的手:清晨食堂阿姨递来的温热豆浆,导师办公室深夜未熄的灯光,室友在你焦虑时默默的拥抱。这些温暖终将化作你们内心的光——当你们未来在实验室攻克难关时,在国际论坛发表见解时,请记得把这份光传递给更多人。真正的成才,是让自己成为能照亮他人的存在。
关于未来
当你们站在陈祖昌大礼堂接过学位证书那天,我期待看到这样的你们:眼中有遨游星海的志向,脚下有丈量大地的坚实;既能在专业领域独当一面,也始终保有温暖他人的力量。新时代的接力棒即将交到你们手中,而这正是我们最骄傲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