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慧星:大学应做社会焦点事件的辩证思索者》(《学习文选》第31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1-25浏览次数:236

     

第(201131     总第58      刊号:校内(部)012

中共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20111125

 


 

雷慧星:大学应做社会焦点事件的辩证思索者

 

在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的时代,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在短时间内就能引起大众聚焦。有家地方电视台为此专门创办了《围观》栏目。因每个人的身份、地位、经历、角度不同,人们围观焦点事件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有的人甚至只是围观凑热闹而不愿得出结论。

近期有两个焦点事件引起社会围观。一个是“长春砍手门”事件:两个高中生因打篮球发生肢体碰撞后,一个学生打电话叫来父母,带领40多人将另一学生双手砍掉、头部砍十几刀,致被害人身亡。另一个是几乎人人皆知的“佛山小悦悦被碾压”事件。这两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关注,社会大众感觉到的是社会的冰冷,社会道德一时陷入了冰点。

我们的学校,尤其是大学,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社会上其他人得出的所谓正确结论,应该做积极的辩证思索者。

大学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更应该是产生正确思想的地方。大学是社会舆论的重要传播基地,对整个社会正确舆论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大学对社会焦点事件不能做一个冷漠的围观者,应该痛定思痛,对事件进行深刻的思考与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做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者。

对大学里的众多学子来说,大学时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极易迷茫的时期,是等待塑造的时期。如果一个人从大学时代起就能科学地、辩证地、全面地思索这些社会事件,将有助于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反之,就会导致思想扭曲,进而走向主流社会的对立面。

就以上两个事件来说,大学应引导和教育学生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全面地看待问题。“南京彭宇案”发生后,虽然一部分人“见义却步”,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见义勇为,山东汉子牛作涛甚至为救他人献出了生命。“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不能因一片乌云的飘过而否定太阳的存在。

敬畏生命。人,是地球上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都应该敬畏。敬畏生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随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否则,自己的生命也会时刻处于危险状态。敬畏是相互的,如果有生命处于危险境地时每个人都勇于施予援手,就能使社会上每个人的生命都处于被敬畏状态。

做道德理想的践行者。如今,许多人明哲保身,“冷血人”越来越多,原因就是许多人在指责他人道德滑坡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也在滑坡。作为大学,一时可能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舆论大气候,但要形成自己学校正确的舆论小气候。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道德理念做自己行动的指导原则,从我做起,从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从帮助他人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避免一边指责他人,一边无意识地站到被指责的行列里。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11114日)

 

校领导,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宣传委员,各二级学院院长,机关各部(处)主要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       (共印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