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学院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发布者:过祥发布时间:2025-03-27浏览次数:29


322日,由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和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南安学院承办的闽南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外文楼茶文化室举行南安校区管委会主任、南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洪少春,非遗妆糕人传承人张明铁老师、糖画传承人陈学珍老师、漆扇传承人刘璟耀老师、珠绣传承人陈克忍老师、永春纸织画传承人张巧云老师、安溪竹藤编传承人陈红萍老师,图书馆张妙霞老师、陈彬强老师、张惠萍老师,民族预科班辅导员刘燕萍以及200余名学生参加。

本次活动以探寻非遗瑰宝、共绘闽南记忆为主题,精心设置妆糕人、安溪竹藤编、永春纸织画等七大非遗体验项目,通过沉浸式互动让学生切身感受闽南传统技艺的魅力。闽南文化猜谜活动现场,一盏盏精美的灯笼下悬挂着充满闽南特色的谜语,吸引学生们热情参与。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猜谜解惑中增添了乐趣,更在互动中营造出浓郁的文化传承氛围。

妆糕人制作台前,学生们张明铁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用彩色糯米团捏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纷纷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妆糕人作品。

在安溪竹藤编展位上,匠人手法娴熟,细长的竹篾仿佛拥有了生命,在他们的指尖灵活翻飞中,迅速编织成一个个精巧的竹筒、竹篮与竹垫,展现出竹编艺术的无穷魅力。学生们在陈红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体验到了传统工艺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

永春纸织画体验区更是让学生们领略到了传统纸艺的巧妙之处,在张巧云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尝试将一张张平凡的纸张编织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作深刻领略到了传统纸艺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创意

在漆扇制作体验区,刘璟耀老师指导学生们将素白的扇面浸入流动的漆彩中,随着手腕的轻轻转动,漆液在扇面上自然流淌,形成独一无二的斑斓纹样。每一把漆扇都因力度、角度和漆彩浓度的不同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也体会到了非遗技艺的精妙与创造力

糖画摊位前,金黄的麦芽糖浆勾勒出蝴蝶、福字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观看。在陈学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亲手执勺,将温热的糖浆缓缓倾倒在石板上,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糖画作品。


珠绣香囊非遗传承人陈克忍老师现场示范珠绣技法,指导学生们在香囊缎面上缀饰片与琉璃米珠。珠绣香囊不仅成为了承载深厚文化记忆的非遗艺术品,更寄托了学生们美好愿望,为这一传统技艺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技艺展示、动手实践与文化解读相结合的方式,为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年、融入生活注入新活力下一步,南安学院将继续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让非遗技艺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